带孩子寻找中国年味

浏览 评论
最近在网上看到篇关于写上海人的年味的文章,戳中了儿时的回忆~怀念小时候的年味,长辈小辈全家人围坐在圆台面上吃着年夜饭,年夜饭后外公笑眯眯的拿出红包挨个儿发给我们,拿到红包的我们喜滋滋的放在枕头下,这晚的觉睡的特别的香,第二天穿上妈妈给我准备
  最近在网上看到篇关于写上海人的年味的文章,戳中了儿时的回忆~怀念小时候的年味,长辈小辈全家人围坐在圆台面上吃着年夜饭,年夜饭后外公笑眯眯的拿出红包挨个儿发给我们,拿到红包的我们喜滋滋的放在枕头下,这晚的觉睡的特别的香,第二天穿上妈妈给我准备的新衣服,挨家挨户的去拜年。为什么就连80后的爸爸妈妈都开始怀念过去的春节?那时候的吃喝比不上现在,电话互联网没有普及,但是人们每到春节都喜气洋洋,就是因为他们保留了传统习俗,满足了中国人过年的需求。
过去,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进入春节倒计时:大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食物,给孩子缝制新衣;孩子们早早完成自己的寒假作业,帮家里打扫卫生;归乡的游子带回外面的新鲜事、新鲜玩意儿,春节在人们眼中是敬畏的、神圣的,更是温馨的。
反观现在,不少人丢了自己的传统。物质的丰富带来对物质盲目崇拜,开放的世界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风俗正在简化,人情日渐淡薄:关注的重心是位子、房子和票子……宁可手机发短信,却懒得打电话;能在互联网上泡一天,却不愿到亲朋好友家中坐一会儿,这样过年带来更多沉重和疲惫,结果只能让人们对春节产生更多淡漠……
让那些就快被忘却的民俗逐渐被记起。让逐渐冷清的春节再次热闹起来。让那些关于中国年的小细节鲜活在我们的孩子的记忆里!

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来列个日程表吧。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熬腊八粥

 

  民谚说得十分有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活脱脱把七八十岁的老婆婆描绘成“馋过年”的小孩儿。不过,老奶奶们和小孙子一样盼着 过腊八,是有道理的。人老了牙不好,喝里面放了百样果的腊八粥,可以“囫囵吞粥”。老百姓在腊八这天,找出家里所有剩余的杂粮、豆子、干果、枣子,放在一 起煮粥喝,有“惜粮”之意,因为趁此机会把家中剩下的米豆干货都打扫一下,免得忘了吃,放坏了。腊八粥还有其他名字,如“八宝粥”、“八味粥”、“七宝粥 ”等,又因熬出的粥颜色发红也成“红粥”。民间常见的是以八种配料煮粥,与腊八的“八”相对应,寓意吉利。当然,许多地方的腊八粥并不局限于八种配料。另 外,腊八粥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让宝宝练习做“腊八粥大厨”。熬腊八粥要准备十几种二十种干果米豆,这是一堂很好的“认识五谷课”——挑拣杂粮和干果,认识大米、小米、糯米、 黑糯米、血糯米、莲子、花生、干豇豆、白果、核桃仁、红枣、芝麻、红豆、绿豆、芸豆等配料,与宝宝一起淘洗原料,看着它们一一下锅。一面熬粥,一面讲述腊 八粥的来历和故事。

 

  让宝宝当“睦邻送粥天使”。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有邻里间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惯,叫做“送热粥,送福气”。一方面结识邻居,另一方面也增进了解, 弥合小的摩擦。妈妈可以与宝宝一起送粥给邻居,让宝宝去叩门,说明来意,锻炼宝宝的日常交往能力,妈妈则端粥殿后。一般邻居会在腊八节稍晚一点把盛粥的碗 还回来:只还回一只空碗的,会在碗里放上象征红火的蜜桔和象征甜蜜的糖果。

 

  带宝宝去寺庙中喝“祈福粥”。这几年,大城市的很多有名寺庙都恢复了腊八施粥的习俗,据说,腊八这天带孩子去寺庙喝一碗“祈福粥”,能保孩子一 年都无病无灾。妈妈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庙里做义工,包括清洗米豆、砸核桃、剥白果、切晒山芋丁和胡萝卜丁等,过程非常有趣。通过这些活动,让宝宝感受大家一 块儿“备年”的热闹气氛。庙里的八宝粥用料有几十种,熬煮时间又够长,香甜不可比拟。

 

  TIPS:

  1、挑捡腊八粥食材时,要防止宝宝把豆类坚果放入嘴里或鼻耳里,一定要向宝宝说明,豆豆们要煮成粥才能品尝,让宝宝体验等待的过程。

  2、带宝宝一起去送给邻居腊八粥时,不要让宝宝端粥,以免烫伤,可让宝宝来按邻居门铃,并且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来意之类的事,让宝宝感受邻里间有来有往的热情。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糖瓜祭灶

  腊八吃粥开了头,这过年的气氛可没有一下子转浓,直到腊月二十三,又一波高潮才到来,这就是“糖瓜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小年祭灶是大 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 全可以理解的。昔日北京,每逢到阴历腊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盐店、杂货铺、南纸店、百货摊都已代卖“灶王爷”。

说起这灶王爷,来历可不简单,据说他是玉皇 大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使,这家人的大事小事他都十分明白。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回天庭去汇报一年的工作了,户主们怕他上天说坏话,就把“糖瓜 ”摆了一灶台,意思是请灶王爷吃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其实那糖瓜就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吃到嘴里上牙粘下牙,用这糖瓜当祭品,明摆着就是 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人家说话。稍考究一点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他老人家就会更心满意足。灶王爷骑的神马,还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糖瓜插旗”小游戏。传统的祭灶糖瓜上会插一些小旗子、小花伞,把成盘的糖瓜打扮得更漂亮,更有节日气氛。小彩旗和小花伞可以用牙签来做,比 如,妈妈可以带宝宝将蜡光彩纸裁成正方形,再对角相叠,裁成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卷在牙签上,一面迎风招展的小旗子就做成了:小花伞用六根或八根 牙签来做,网上有具体的制作方案,有精巧的做法,花伞还可以缩放。把买来的祭灶糖瓜中的一面用小火微微烤化,趁热将小旗子、小花伞插上,并在烤化的表面撒 上碎花生或碎芝麻,等冻结实后不仅好看、好玩,吃起来也脆香酥甜,别有风味。

 

  TIPS:

  1、把宝宝的手工热情激发出来吧,简单的小旗子就由宝宝单独完成,并亲手插在祭灶糖果瓜上,对于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宝宝当然会以愉快的心情来完成。

  2、所有的宝宝都是爱糖果的孩子,妈妈不能因为过年气氛,忽略了宝宝不能多吃糖的原则,对于容易喉咙容易发炎、咳嗽的宝宝,还是远离糖果较好。

 

民俗:

河南民间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扫尘

  俗话说:“有钱没钱,洗洗过年。”许多地方一般在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全家人都要动员起来,将家中的卫生死角来一番彻底打扫,干干净净迎新 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拆洗被褥窗帘、清洗厨房器具、揩抹灯具器皿、掸指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阳台上晒出“万国旗”,楼梯都被拖洗得锃亮,邻居 们见了面,都要互相夸说对方“勤快”,吉祥话叫做“勤快生财”,“卫生才能保平安”。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戴上纸帽子的“掸尘小专家”。要是专让孩子“干活”,孩子肯定噘着嘴不乐意,但我们如果能把“掸尘”当作一项游戏来做,孩子就会兴致盎然。不妨 让邻居或亲友的两三个小孩子组成“掸尘突击队”,每个人带一顶防尘的动物纸帽(可以用画报纸或彩色卡纸自己叠),举一根小竹竿,竹竿头上系一个掸尘旧袜套 (用坏掉的棉袜或丝袜做成),让孩子专门去掸除角落里的尘垢蛛网;可以教会孩子用废报纸擦玻璃窗,把范晓萱的《健康歌》、《洗澡歌》改编成《擦窗歌》,带 着孩子一同“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不知不觉就把窗户、家具、器具全都擦得亮锃锃。

 

  TIPS:

  1、对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宝宝不建议参加此项节目,打扫时,灰尘中的一些真菌、尘螨,会诱发宝宝的病情。

  2、在扫尘时,给宝宝穿上轻便易脱易洗的旧衣服。提醒宝宝们在扫尘时,不要嬉戏吵闹,不小心灰尘掉进眼睛,那就糟啦。

 

 

习俗由来:

民间传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後,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间;於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可以大扫除的日子。

“扫尘日”和“送神日”的正确日期,有说是二十三日,也有说是二十四日。



磨豆腐打年糕

 

  腊月二十五是民间传说玉皇大帝下界查看人间善恶的时候,所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不能乱说话,要勤奋工作,言语谨慎,争取好的表现,以博取玉帝欢 心,以求降福来年。因此一般人家会在这一天忙着采办年货,把费时费力的年货都给办回来。城里的人们当然是去超市采购,不过这两年也有很多城里人专门到乡村 去,体验磨豆腐打年糕的热闹场景,体味祈盼中的浓浓年意。

 

  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乡村的豆腐坊会日夜连轴转,家家户户都要做几十斤豆腐,养在水缸里,吃到正月十五也不会坏。豆腐点卤起锅的那一刻,十分神 圣,一张金黄色的豆腐衣在浓浓的豆腐浆中率先结出,这张豆腐衣一般会给家中最受宠的小孩吃,被认为特别补身;豆腐压出的淡浆水用来洗头有乌发亮发效果,用 来给孩子洗澡可防止来年长出疖子和痱子,因此很多人家用水桶提了热气腾腾的淡浆水给孩子洗澡,说是能白净肌肤。

 

  除了磨豆腐,打年糕也十分有趣。在湖南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年糕打得越多代表全家人来年的生活越兴旺,因此家家户户要用糯米 混上少量粳米打上几十斤。打年糕是项体力活,就像人力打桩一样,要由至少两人将巨大的春棒压进石舂钵里,将蒸熟的糯米饭打成年糕。一面打,一面唱“打年糕 歌”;都是祝福主人家“日子过得越来越高”的吉祥话。年糕多由邻居家的青年帮忙来打,打完一家,歇一小会儿转移到另一家去打,互相帮忙,所有的乡邻都沉浸 在和谐喜悦的气氛中。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自己动手做“花样年糕”。打好的“年糕坨坨”要经过压模才会成为方方正正的长方块,冷却后才会变硬,要用刀才能切开。刚打好的年糕坨坨是软和 的,我们可以网购几块漂亮的年糕模子,带到打年糕的现场去,做DIY花样年糕。这种年糕模子是木头的,中空,里面有花纹。先在木头模子里涂少量植物油(方 便年糕压好后从模子里拓出),再把刚打好的年糕坨坨揪下一块,压进模子里,用手拍平,将模子反过来,在干净的案板上用劲一磕,呵,一块像模像样的年糕就磕 出来啦,年糕表面还印着梅花或喜鹊的图案呢。我们还可以用不同质料、颜色的年糕坨坨在模子里做出“双拼年糕”,如一半是金黄一半是橙红的“南瓜胡萝卜双拼 年糕”,或一半是灰绿一半是灰紫的“荞麦紫血糯双拼年糕”。自己做出来的花色年糕吃得格外香,连不喜欢吃南瓜和胡萝卜的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呢。

 

  TIPS:

  1、年糕不易消化,不宜让宝宝多吃,如果木头模子上涂抹了未加热的植物油,吃现场刚做好的年糕,很容易造成宝宝腹泻。

  2、为宝宝做的年糕用相机拍下来,充满了年味的纪念相片,会成为他童年的一大收藏品喔。

 

 

打年糕习俗

打年糕习俗在浙江地区由来已久,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新年中走亲串户送亲戚的传统礼物,因而“年糕”便成了民间祝福亲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贴窗花

 

  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全家彻底清洁之后,屋里屋外都变得亮堂堂,此时点缀上一些精巧的窗花,宛如红梅映入窗扉。新年通常贴的是喜庆 吉祥的窗花,包括“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天女散花”等等,各种花卉、鸟雀、肥鱼、穿新衣举灯笼的娃娃,都可以成为窗花的题材。窗花当然可以贴在窗 玻璃上,也有地方如天津,流行将扁圆形的窗花贴在门楣上,看上去花团锦簇,让黯淡的上门框也熠熠生辉。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自己动手“叠纸剪窗花”。准备好红纸或各种颜色的电光纸、剪刀,用来打草稿的铅笔,窗花小作坊就开张啦!妈妈可以教宝宝将正圆形的红纸叠成六等 分或八等分,剪出对称的窗花图案;5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美工刀刻出完全不对称的窗花。妈妈可以鼓励宝宝用比较抽象的图案来表现鱼、鸟、花、娃娃、灯笼等图 案,可以从各种史前壁画里寻找剪纸图案的灵感,当孩子用五线谱音符来当“唱歌娃娃”的脑袋时,孩子的抽象思维、艺术直觉和表现手法的凝练程度,都会让人刮 目相看。孩子在剪窗花的练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当展开剪纸时,发现某一刀下刀不当,将窗花剪断成数段。注意不要责怪沮丧的孩子,而是要帮他恢复到叠纸步 骤,重新去看哪一刀是不能剪的,这种“复盘”功夫能大大提高剪窗花的成功率,也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TIPS:

  1、宝宝手小,为宝宝准备一把儿童专用剪纸剪刀,会让宝宝更顺畅安全地进行窗花作品创作。

  2、对宝宝的作品采取鼓励、自由的态度,更能激发宝宝的创造力,也可以把他在幼儿园里的画作剪下来当窗花。


立春与窗花

窗花,与立春关系密切,是自古以来人们迎春的方式。为了迎春,中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牧羊、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蒸花色馒头

 

  从前,很多地方规定年初一到年初四之间不能开灶动火,所有的灶堂口都要用红纸封起来,吃的东西都要提前备好。因此从腊月二十七日起,奶奶和妈妈 们要蒸上好几屉笼的馒头、包子、糯米团子,还要煎堆,即用素油炸出各种金黄灿烂的油果子、麻花、麻团、油酥饺子,堆在条案上,很有过年的气氛,这种煎堆的 习俗在韩国也很流行,被人们认为是新年兴旺的标志,而我们国家的广东人也很重视煎堆的膨松口感和饱满造型,认为煎堆就像金元宝一样,象征着财源滚滚的好兆 头。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一起做“花色馒头”。豆沙馒头或糖芝麻馅的馒头时,不妨留几团面坨坨让你的宝贝自由发 挥。让孩子洗干净手,自由地团弄面团,捏成老鼠、刺猬、肥猪、兔子等各种动物,先用手捏出大致的头颈和身躯,然后用剪刀挖出鼻子、耳朵、嘴巴等五宫,再用 剪刀雕塑小动物的爪子、尾巴以及刺猬身上的刺,最后用豆类镶出小动物们骨溜溜乱转的眼睛,老鼠用绿豆、刺猬用黄豆、兔子用红豆,肥猪用黑豆,然后上笼与馒 头们一起蒸熟,“面塑”就做成功了。也许孩子会天真地问:“老鼠是多讨厌的坏家伙,为什么还要捏它?”你可以半开玩笑地这样回答:“傻孩子,丰收年才有老 鼠啊,遇上灾年,人都没饭吃,老鼠怎么还能吃得这样圆滚滚?”原来,蒸动物馒头还有庆丰收的意思。

TIPS:

  1、最好有专人负责看护宝宝的安全,让宝宝远离蒸锅,更要杜绝宝宝掉进锅的可能性,活泼好动的宝宝一秒钟内都可能惹出麻烦事来。

  2、不要让宝宝吃刚出蒸锅的食物,以免烫伤。


腊月廿八  洗邋遢

  依照传统习俗,这一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干干净净迎新春。有温泉的地方,这一两天都是爆满,很多人开车带着一家老少来洗 露天温泉,要是运气好的话,你可以亲眼看到小雪花如何从天而降,飘落到热气腾腾并散发在淡淡硫磺味的池面上。很多露天的温泉池做得都像江南园林一样,移步 成景,水温常年保持在最宜于肌肤健康的42度。带着一个轻质小炕桌去泡澡,一面泡一面在漂浮的小炕桌上喝热饮,吃糕点,一年的疲乏都得到了舒解。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趣味洗澡”。大冬天,几乎没有孩子乐意洗澡的:穿脱衣服很麻烦、洗完后头发半天不干,湿漉漉凉冰冰的很不舒服,而换上干净而冰冷的内衣和袜子 也让孩子大声喊凉。怎样让孩子心甘情愿“洗邋遢”?不妨将孩子的塑料玩具们经过初步清洁后丢进池水里,告诉她:“塑料鸭子、塑料娃娃也要洗澡了,它们也在 嚷,我要干干净净过新年。怎么样,你来替塑料娃娃洗澡,妈妈来替你搓背,好吗?”如此,洗澡这件痛苦的事就变成了一项有趣的游戏,孩子坐在池水里,念念有 辞地替娃娃洗澡,就不会分神来“反抗”你给她搓洗的行为。

相反,她会这样自我鼓励:“再忍耐一下就好了,头发就冲干净了,不会迷眼睛了....。。所以, 闭紧眼!”此话既是在“命令”娃娃,又是在自我提醒。因此,一面给玩具洗澡,一面承受热水的浇淋,孩子会配合大人把这一“艰巨任务”完成。

 

  TIPS:

  1、妈妈在为宝宝洗澡时,由爸爸帮忙把宝宝的贴身衣物用电吹风烘热,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穿上冰凉的衣服而着凉,穿好衣服后,立刻吹干宝宝的湿头发,以免感冒。

  2、冬天水温下降得快,宝宝呆在浴盆里的时间不宜过长。



逛花市

  逛花市原是广东人的习俗,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习俗了:赶在年三十到来之前逛花市,买一盆硕果累累的金桔或者名贵的蝴蝶兰、报春的茶花或 杜鹃,可以使家中的面貌焕然一新。逛花市犹如踏春,可以与大自然充分接触,也使人神清气爽。含蕊半开的水仙象征“花开富贵”,结果累累的金桔或四季桔象征 “大吉大利”;富贵竹象征“竹报平安”;桃花象征“运气旺、人缘好”,都是这个季节人们爱买的盆栽。而肩膀上坐着好奇的小孩子,手中举着腊梅和银柳,一同 去花市中观景观花,已成了年轻的爸妈们和孩子一起尽享天伦之乐的图画。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一同装饰你们家的“新年树”。就像装饰“圣诞树”一样,稍微有点规模的金桔树、茶花树和腊梅树都可以装饰成中国味道十足的“新年树”,去超市选 购一些红彤彤的中国结、印有招财童子的“利是包”(红包)、玉做的环佩、镂制有“五福(蝙蝠)同堂”、“喜(鹊)上眉(梅)梢”的吉祥祈福红木牌,还有“ 心型”的心愿卡,系于树上,琳琅垂挂,并系上一两个金色小铃铛,这棵“新年树”,一样会说话,一样会欢笑。

  妈妈可以代宝宝把新年渴望实现的心愿、渴望取得的进步写在“心愿卡”上,比如,“新年我要去台湾旅游,见见阿里山的小朋友。”“新年我要改掉挑 食、爱哭的老毛病。”“新年里,我要多孝敬爷爷奶奶。”然后,妈妈可以抱起孩子,让他系于“新年树”的最高处,告诉他:“系得越高,心愿实现得越快!”这 种借着新年契机正向的鼓励,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TIPS:

  1、带宝宝逛花市时,也是宝宝的自然实践课,除了看热闹,妈妈们也别忘了教宝宝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哟,尤其是那些平常难得一见的花卉,更能让宝宝大开眼界。

  2、装饰新年树时,也可听取宝宝的创意,并积极地采纳他的意见。


团圆包饺子、贴春联

  腊月三十这天,大人们都在为晚上的团圆饭忙碌,孩子们在盼望中煎熬,会显得过度兴奋,碍手碍脚,此时就有一位大人会站出来号召:“谁来跟我一起 贴春联,贴年画?”保准会一呼百应。春联的别称叫做“桃符”,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镇妖门符,当时人们用桃木板刻上镇妖降魔的神仙——“神荼 ”和“郁垒”的大名,悬挂于门旁,称为“桃符”,后来,演变成书写对仗的条幅——春联。通过春联与横幅的挑选和学习,孩子们很快可以领悟中国诗词的对仗和 平仄奥妙。这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贴年画的人也越来越多,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网上搜寻制作精美的传统年画,通过网购方式张贴。

 

孩子可以看到,闻名遐迩 的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画”等画派提供的年画,可不止是“招财童子”那么简单。像《大禹治水》、《八仙过海》、《太公钓鱼》、《水 漫金山》、《三娘教子》、《孟母择邻》、《凿壁偷光》、《钟馗嫁妹》、《太白醉酒》等年画,几乎每一张都能说出一段经典的中国故事,就像百科全书一样,使 当代的孩子不费力就能受到历史典故、道德规范和社会风习的熏陶,能非常形象在找到自己文化的“根”。

 

  大年夜,最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很多孩子都会抢着答:吃团圆饭、放鞭炮、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对吗?也对也不对。其实传统的中国家庭在吃团圆 饭之前,还有一项隆重的庆祝活动就是祭祖。祭祖由家中最年长的男性长辈主持,先请出祖先的牌位或画像,然后供奉从酒菜、米饭到水果的一系列供品,然后全家 人依照年幼次序依次行三跪九叩礼,高颂祖先的尊称,说:“***,我给您拜年了!身为您的子孙,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些仪式化的礼节,包含了对祖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渗透了以长者为尊,长幼有序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拜年已毕,撤去供桌后全家才吃团圆饭,此时,供桌 上所有的菜肴都要回锅蒸煮后,才能让“老祖宗的子孙们”吃,否则就是对祖先的不尊重。

 

  团圆饭的高潮是包饺子,常常,酒至半酣,奶奶和妈妈们就开始包那一匾又一匾的团圆饺子,为了讨吉利,人们还用饺子来做一些有趣的占卜,比如,在 某一两个饺子里包上象征好运的硬币,吃到的人,来年会非常顺利。妈妈一般会在心里记着那个幸运饺子,或做上不易为人觉察的记号,把“幸运饺子”留给自己的 孩子。要是担心毫无防备的孩子被硬币咯到牙,现在人们改为在饺子或汤圆里包上一枚蜜枣,吃到的孩子都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新年里,压岁钱会丰收了!”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做纸灯和拉花来“装饰节日的餐桌”。西方人吃新年套餐的时候,会在餐桌上放插花,并点上漂亮的烛台,我们吃中餐团圆饭,菜肴很多,这样做不大现 实,那么我们不妨将上一年元宵买的纸灯都张挂起来,然后用彩色绉纹纸做成彩带和拉花,来装饰团圆饭餐桌的“顶部空间”,烘托热闹的气氛。孩子一定兴致盎 然。

 

  带着孩子一起“贴春联”。可以告诉孩子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如何区分上联下联。

 

  “压岁钱”。爸爸妈妈准备的压岁钱也不一定当面给,而且可以等孩子沉睡后,把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压在小孩子的枕下;孩子们在初一早上醒来时, 不仅可以拿到压岁钱,还可以在枕边发现一个景泰蓝或漆木做成的小食盒,里面放着如意、小柿饼、桔子、脆心红枣等小零食,每一样,都有吉祥寓意。你可不要认 为这是模仿圣诞老爷爷在红袜子里塞礼物,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老家——孔府,大人们就是这样表述对小孩子的祝福的。

 

  TIPS:

  1、贴春联时,给孩子讲讲春联的故事,给孩子早期的古文对仗启蒙。

  2、宝宝参与包饺子时,给宝宝戴上围兜,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衣服清洁,还能让宝宝玩得更开心,宝宝不用担心把新衣服弄脏被骂而缩手缩脚,妈妈也省心许多。

  3、不强迫宝宝守岁,有正常作息习惯的宝宝也可以按时上床睡觉,因为热闹而容易亢奋的宝宝,今晚就放他一马,不强制他早睡。



放鞭炮,拜年

  中国年的庆贺气氛在正月初一子夜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达到高潮中的高潮:满城都是鞭炮声,屋里都是亲人们的道贺声。通常这鞭炮会放在凌晨三四点 钟,然后人们小憩片刻,起床,更放开门炮仗。一般打“开门炮”是先放小鞭炮一长串,俗称“百子炮”或“千子炮”;然后再放“二踢脚”大爆竹三发,寓意是可 以驱散一年的疫病和晦气,喜迎新年。要三发全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年初一的早饭,北方通常是饺子,南方通常是汤圆或如意糕、松糕、年糕等糕点。吃完寓意“连年高(糕)升”的早饭,父母一般会带孩子出门去拜年。 先跟爷爷奶奶拜年,拜年时鞠躬叩头都行,一面鞠躬一面带笑拱手说:“恭祝爷爷奶奶幸福安康,长命百岁!”在陕西地区,孩子们见了年过60岁的长辈通常要“ 问强健”,比如“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表示对长辈的祝福。不但小孩子如此,连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如果爷爷奶奶健在,也要赶去“问强健”,在那一 刻,“家有一老”就意味着小辈们都可以在拜年时享受“小孩子”的关照和叮咛。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入夜“放烟花”。大孩子喜欢的爆竹,小孩子可能听了会受惊、害怕,因此,等天黑下来一起去放烟花可能更合小孩子的胃口。可以与邻居小孩约好了一起放烟花,像“烟花比赛”一样,可以让孩子更有兴趣,兴致更高涨。



TIPS:

  放烟花要远离加油站、仓库、废纸收购站等区域,在广场或楼顶平台放烟花,效果好,又没有安全隐患。实在不行可以在阳台上放烟花,但要留心楼下有没有行人通过。



回娘家

 

  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二都有“接闺女、请女婿”的习俗,这也是小孩子穿戴一新跟着爸爸妈妈回外婆家的日子。喜欢打游戏、买电动汽车玩具的小 小子们这天最开心了,因为可以拿到外婆给的又一份压岁钱,有的还会收到外婆亲手做的新鞋新衣等礼物。从前出了嫁的女儿回娘家,除了带上丈夫和孩子以外,必 备下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

外婆们通常会带着外孙子一块儿去,逢到邻居就说:“这是我家二闺女家的小小子,这是三闺女家的小宝 贝....。。”然后自豪地接受邻里们的恭贺,“您看您这外孙多机灵,外孙女多漂亮。”分赠邻居的礼物不多,只是几块饼干、一些糖果而已,邻居也会拿出瓜 子花生棒棒糖,塞满跟来的小孩子的口袋,但这种借着女儿回娘家的机会进行的“睦邻”活动,却是对下一代很好的礼仪人情方面的熏陶,能让小孩子非常直观地明 了“邻里好,赛金宝”的寓意。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选购送给外婆外公的“益智玩具”。送保健品、补品、烟酒、新衣,这些回娘家的礼物已经非常老套啦,送给老年人最时髦的礼物,可以是各种有趣的益 智玩具,如九连环、七巧板、围棋、魔方等,让孩子来帮助你挑,让孩子去送,并跟外婆外公一起玩,一定能使老人笑口常开,思维敏捷,延年益寿。

 

  “压寿”。如果外婆外公本年度恰逢整寿,如满60岁,70岁,80岁,那么无锡苏州一带的风俗是要趁年初二女儿们都回来的日子,在家里庆贺老人 的生日(不管老人的生日是否在这一天);从前,就算是没有受到邀请的邻居,中午时分也会收到女儿们端来的一大海碗长寿面,热气腾腾,面上覆盖着整块的大肉 或熏鱼;现在,多由女儿们向邻居分送两小包银丝面和一片云片糕。这种“分派”工作非常适合带着小孩子去,一方面是让孩子见见陌生邻居,锻炼他们伶俐的口头 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有机会让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礼仪。

 

  TIPS:

  1、 和宝宝事先排练拜年问候语,这样可以让宝宝大大方方地面对不同的客人。

  2、 回到外婆家,宝宝常是最受宠爱的对象,但是对于宝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仍要像平时那样坚持原则,才会更好地管理好宝宝的情绪。

为什么正月初二要回娘家

  为什么必须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因为,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

  “回娘家”又称“归宁”。过去新妇的回门有许多禁忌,不过是指新妇在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项。新妇回门后,身份已经变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也时常“防着她”。



逛庙会

  民间认为,大年初三这一天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举日”。在这一天,不能杀羊,如果天气晴好,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一个好收成。大年初三还是一个不宜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老百姓都认为这一天容易与他人发生口角,不宜出门,一般都会在家中睡到饱。不过现在早已没有这么多禁忌,长假只放七天,从大年夜到年初六,因此初三初四正处于假日的中段,若是天气晴好,正是带着孩子出门逛庙会的好日子。

 

  春节庙会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去处,民间艺人们踩高跷,走旱船、捏糖人、熬糖画、变魔术、表演杂技、出售梨膏糖并表演武术,每一样,都让孩子目不暇接,而庙会上出售的各种玩具,如纸灯、抖空竹、布制玩偶、糖人、绒花玩具、生肖纸帽等,都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父辈乃至祖父辈共有的童年乐趣。而逛庙会的另一项收获,就是琳琅满目的传统美食了,糖葫芦、油炸臭豆腐、驴打滚、枣面窝窝头、天津大麻花....。。应有尽有,很多都是超市里买不到的,洋溢着民间的传统和情趣。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庙会是“儿童画”的绝好题材,也是锻炼孩子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好地方。妈妈可以教孩子仔细观察各路民间艺人陶醉于自己的手艺和功夫中的种种可爱的情态,留心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并帮他把一些重要场景用数码相机或家中摄像机拍下来,回去做为画儿童画的素材。也可以辅导孩子用儿童画来写绘“观察日记”。

 

  让宝宝现场“学习民间艺人的技艺”。如变小魔术、抛接式杂耍、画糖画、踩高跷的艺人经常为了调动气氛,邀观众一起上台表演,为什么不替你的孩子争取这种机会呢?如果孩子能踩着高跷“一览众山小”,如履平地地上下台阶;能把空竹抖出直升机起飞的嗡嗡声;能用糖稀画一只小猴子,你看吧,他的小脸一定兴奋得通红!自信心也会爆棚!



接财神

 

  正月初五零时零分,人们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燃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希望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大发大富。 这一习俗反映了老百姓希望辞旧迎新,送走贫苦,过上好日子的朴素心理。一般从大年三十关门谢客的大小店铺,也选在这一天开门迎客。在很多少数民族旅游村, 这一天也开始迎接游客,让大家尽情参与他们的年俗戏。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再放一次“鞭炮”吧!可要让你的宝贝注意安全。

 

  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外出旅行”,去品尝朝鲜族的“秋千舞”、壮族的“打扁担”、汉族的“舞龙舞狮”、土家族的“舞春牛”等游戏。像流行于吉林 省和贵州省的“秋千舞”活动,非常适合妈妈带着孩子现场参与。妈妈和宝宝可以面对面站在横板上,抓牢吊绳,在飞行中由反方向的一方蹲下用力,一张一弛,越 荡越高;还可以一人坐在横板上,一人站在横板上,比如宝宝坐着,妈妈站着,宝宝可以“坐享腾空乐趣”,妈妈则要多花力气使秋千飞升,很容易达到那种“飘飘 欲仙”的感觉。

 

  要是你的孩子正在学习打节奏,那么壮族人民的“打扁担舞”绝对不可错过。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撞击扁担。 扁担在手中耍出花来,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旋律;在扁担们不断的撞击中,表演的人不停地穿花转动,更让人眼花缭乱。要是 表演者邀观众上台,为什么不跟你的孩子一同加入呢?



TIPS:

  1、过年时的旅行路线不宜安排得太远太复杂,让宝宝受累不说,照顾宝宝的妈妈也会很辛苦。

  2、从宝宝的压岁钱里,拿出一小部分由宝宝自己支配,让他享受到花压岁钱的乐趣。



吃七宝羹

 

  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当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之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要登山以示庆祝。在民间,这一天要吃春饼卷(用春饼卷制鸭丝、酱肉丝、葱丝等),还要喝一种七种蔬菜做成的羹,比如用象征勤奋的芹菜,象征活力的韭菜,象征长寿的芥菜,象征聪明的葱 蒜,象征强健的菠菜等,煮成清香扑鼻的菜羹,既去除前面大吃大喝积攒的油腻,又增加了纤维素和维生素,还有治百病人吉兆。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挑野菜”。煮七宝羹要用的蔬菜,很多是野菜,如野葱、荠菜、马兰头、枸杞头、野芹菜等。在南方如果天气晴好,妈妈不妨带上孩子,提着竹篮,去 田野上玩“挑野菜”的游戏。妈妈可以教孩子仔细分辨葱和蒜的叶子有什么不同,怎样区分荠菜和蒲公英,哪些是水芹菜,哪些是旱生的野芹菜。这一活动不但让孩 子识百草,还让孩子暴露在新鲜空气和外面的暖阳中,是非常有利于补钙的“日光浴”。而在田野上长距离的行走,也锻炼了孩子的体魄,使之在吃七宝羹时胃口大 开。

 

  TIPS:

  1、要注意野菜的安全食法,更不能让有毒野菜混入七宝羹中,最好能让有经验的老人一起去挑野菜。

  2、为防止宝宝在长距离行走时出汗,妈妈应记得多备一条毛巾。




放生

 

  传说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年的稻谷就有可能丰收,天阴就可能歉收。晚上,人们还要点灯祭拜顺星,在天上的星斗出齐之 后,全家人要在案头、灶台、门槛处各放一盏小灯,以祈祷全家人一年顺顺利利。此外,家中若有年长的老人,人们还会在这一天举行“放生”活动,把家中饲养的 鱼、鸟、乌龟拿到野外去放生,为年龄大的长辈祈福。

 

  妈妈可以带宝宝做的事

 

  “放生”。可以在这一天去农贸市场购买怀孕的鲫鱼或鲤鱼,或者鸽子、青蛙、麻雀等小动物,去野外放生。各地的寺庙水塘,是放生鱼类和蛙类的好地 方,站在“放生桥”上,让鱼儿和青蛙欢快地奔进自己的家,或让快要成为一盘菜的鸽子重归蓝天,这对孩子是极好的教育,让他从小懂得人不应该为了口腹之欲向 大自然过度索取,人应该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成为大自然谦卑的一分子。

 

  TIPS:

  1、带宝宝到湖边放生,要选择一个好位置,避开钓鱼的人,再和宝宝一起把装小鱼的袋子慢慢放进水里,动作要轻柔,小心鱼儿和泥鳅会因为不停地扭动水花四溅。同时父母要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滑入湖中。

  2、放生时,让宝宝亲手放生,给小动物们自由,更能让宝宝爱护小动物。

 

 

 



0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谢谢配合!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
潮爸辣妈亲子团
分享我的幸福 热爱我的热爱

赞此分享关闭
推荐成功!感谢您对作者的支持!
关闭